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庸讲录》作者:南怀瑾【完结】
中庸讲录(第一集)
南怀瑾先生讲述玉树临风录
……《中庸》之道侧重于内心得多了,还更严重!同佛家、道家讲修养做功夫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宋明理学家后来一边是抄袭了道家,一边抄袭了佛家;但是重点都是脱蛹在《中庸》上来的。我们现在先看从宋代以后,到现在八九百年、千多年,千百年来,我们思想的范围,都笼罩在《四书》里头;在《四书》里头还算好,很抱歉!都笼罩在朱子思想的《四书》里头。这是个学术上一个大问题,即功即过,很难讲!我们现在看理学家的孔孟之道‐‐《中庸》,这是朱子捧他的老师:
&ldo;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rdo;
这四句话是朱熹写的。我们小的时候读书,这些个都要背的。假设退回去一百年想考功名,这些是要背得滚瓜烂熟的,不然出个题目就考不取了。
子‐‐在古代是尊称,等于现在讲&ldo;先生&rdo;、&ldo;老师&rdo;、&ldo;老前辈&rdo;。子,尊称,程子‐‐两兄弟:程颐、程颢。朱熹朱先生他是私淑程子,继承程子之学,他所以讲这是他老师程子说的。那么《大学》也是经过程子、朱熹他们整理的。现在提到&ldo;中庸&rdo;,先解释什么叫中庸。他(朱熹)说程子说,不偏叫做中,&ldo;不易之谓庸&rdo;,不能变动的叫做庸。&ldo;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rdo;。下两句话(先)不管。那么我们年轻读的时候,&ldo;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rdo;,这是等于宗教里头背教条、条文,反正圣人说的,怎么都是对,你不能随便加一个批评。(到了&ldo;五四&rdo;运动以后,那统统推翻了;后来那些当年搞&ldo;五四&rdo;运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自己又把它拿了起来。)这些句子我们现在读了,当然背得来,很崇拜,但都不同意。为什么呢?
第一,什么叫做&ldo;不偏之谓中&rdo;?不合逻辑,没得哲学!要照哲学,天下没有一个&ldo;中&rdo;,&ldo;中&rdo;是假定的,假的。比如说一个东西,这是两头,那么哪里是中?这里是中?这只是相对的说法‐‐中是对着两边讲的。譬如说,你在我的前面,这个是中间,假定的呀!说这样你是在我的前面;相反地站,我是在你的前面。一个东西没有真正一个中,中是人为的假定。这个宇宙是个圆形,中心只是个假定。什么叫做&ldo;不偏之谓中&rdo;?天下没有个不偏的,说一个&ldo;中&rdo;,中已经落在偏了。你说这两边是偏的,我这里才是中;你定了这个中,对这两边讲,中已经变成偏了。所以&ldo;不偏之谓中&rdo;,文学很对,讲逻辑有问题。
&ldo;不易之谓庸&rdo;。&ldo;易&rdo;者变动,不能变动叫做&ldo;庸&rdo;。(那么)天下没有个不变动的东西啊!即使根据儒家的思想,孔子在《易经》上讲(过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事物啊!&ldo;周流六虚,变动不居&rdo;啊!怎么有个不易呢?应该说&ldo;万变之谓庸&rdo;,才能用啊!不变怎么用啊?我们洗个脸,一万年都不洗,那就不&ldo;用&rdo;了,那就可以不变。如果要说&ldo;中庸&rdo;啊,今天洗了脸,明天再不要洗,从此不要洗,那行吗?所以每句话都成了问题。从前年轻时候读啊,老辈子人说这是圣人之言,不准怀疑‐‐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接受老师也是圣人,我也只好接受啦!圣人接受圣人的,没有话讲,哈!所以如果真正要拿智慧之学来想一下,问题出来了。
他说,&ldo;中者天下之正道&rdo;,这还通,可以打圈圈,对的;&ldo;庸者天下之定理&rdo;,也可以,可以承认你,这两句话不必(质疑)。再下面两句话要有问题了‐‐&ldo;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rdo;,没有问题,也对。&ldo;子思恐其久而差也&rdo;,他说子思怕孔门孔子的学问、真正的中心将来变了,也等于释迦牟尼说法讲了四十九年,&ldo;拈花微笑,教外别传&rdo;,传一个禅宗。像他(朱熹)完全套这个观念来,(说)孔子的心法在&ldo;中庸&rdo;上,所以子思怕他祖父孔子的学问、这个学问中心将来变了,&ldo;故笔之于书&rdo;,所以写下来。&ldo;以授孟子&rdo;‐‐错了!孟子没有跟过子思学。孟子见子思的时候,大概还很小啊,(相当于)小学一两年级呀。子思倒是对家里人讲过,你不要(小)看他哦!子思看到他(孟子)很恭敬。他的家人说:哎哟,你看这个孩子,&ldo;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rdo;的人,你还那么恭敬?子思说,你们错了!他将来会有成就的。可见子思有神通,哈!那么事实上,后世都晓得,孟子没有从过子思,没有亲自跟过子思学。考据出来两人的年龄相差很(大)。那么另一个记载,孟子小的时候见过子思,实有之;后来以子思的思想为师,是可能的。那么子程子、程子说,这篇《中庸》是子思恐怕孔子心法失传了,所以特别写了这篇文章传给孟子的。虽然我们不注重考据,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前辈的学问需要尊重,但有时候错误也有。学问太多了,有时候天下的书没看到过的也多得很,(也是)有的。
那么下面他就讲:&ldo;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于万事&rdo;,换句话,中庸就讲一个东西,然后把人事……各种各样来比方,&ldo;末复合为一理&rdo;,最后又归到一个道理。&ldo;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rdo;。引用《易经》的思想,说《中庸》的学问之大,把它开展起来,整个的宇宙都在《中庸》的学说思想范围之内,收藏起来,变成密宗了,哈!&ldo;退藏于密&rdo;。什么叫做密?显、密两个字,研究《易经》的有个说明,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密‐‐最明显的东西就是最秘密。虚空最明显,摆在那里;虚空里头有什么?你永远也搞不清楚。真正秘密的东西是最明显。天下没有一件秘密可以永远保留,绝对可以给人类会知道。所以&ldo;显&rdo;与&ldo;密&rdo;很难讲。
换句话说,也就是庄子的话:&ldo;大而无外&rdo;。什么叫做大?大到了没有大,大到了最小,是最大。大而无外‐‐你这个大,那个更大;台北大,台湾更大;台湾大,中国更大;地球大,太空更大……一路大下去,大的结果‐‐你说宇宙有边的还是无边的?‐‐&ldo;大而无外&rdo;。什么叫做最大?没有内外那个最大就是最小。庄子第二句话,&ldo;小而无内&rdo;。小到什么最小?小小小,小到看不见、看不见的也看不见、看不见也看不见……最后统统看见了。最大的就是最小。所以思想逻辑还是庄子的彻底,道家的彻底。&ldo;放之则弥六合&rdo;,拿庄子的话来解释,也就是&ldo;大而无外&rdo;。&ldo;卷之则退藏于密&rdo;,拿庄子的话就是&ldo;小而无内&rdo;。就是这个道理。
&ldo;其味无穷&rdo;,当然读不懂(时)那个味道是很好,读懂了就不过如此(一笑)。
&ldo;皆实学也&rdo;,都是真实的学问。
这句话很好:&ldo;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rdo;,哎!圣人告诉我们,孔子也讲过,读书要玩哦!玩书,啊,所以现代人大学里可以打麻将,要八索九索嘛,孔子也叫我们玩索,所以叫我们打麻将嘛,哈!这是我们年轻调皮的话。年轻时我们当学生,同你们一样非常调皮,打麻将被老师看到,就说老师啊,没有关系,孔子也教我们玩索而有得焉!我们是在这里研究学问啊(一笑)!这里&ldo;索&rdo;就是探讨。&ldo;玩&rdo;这个字,我认为孔子开始用&ldo;玩索&rdo;这个名词用得好极了!真的噢!读书要轻松,真正的学问要轻松,不要像你们那么认真。我看你们一戴眼镜就晓得你们读书很认真,读得呀不是玩索,所以头脑搞坏了。读书要高度的智慧,绝对地轻松读,越轻松智慧越开发;但是不能不用心。你们盯着一点慢慢地抠啊,结果啊,小而无内,小得没有再小了。要读书&ldo;玩索而有得焉&rdo;,要大而无外,无书不读。
论语别裁 如何修证佛法 斯文败类 何如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两面派 温故而知新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圆觉经略说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唯识与中观 烈狗 太极拳与道功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笨狗 影帝他是只舔狗 南怀瑾说佛:现代学佛者 白话易经 我说参同契 金刚经说什么
十五年的付出,却换来无情的杀害。容一重生归来,决定手撕渣男贱女,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从此斗继母虐继妹,当学霸打流氓虐得渣男渣爹啪啪响。只是她随手拐的帝国总裁未婚夫,是不是太宠了点?送钱送房送公司,还把他自己送上床!路人笑道傅少,听说容家乡下来的姑娘,非要嫁你?傅少眉头一挑不,是我非要娶她。确认过眼神,这就是他帝国总裁豁出命都要宠的女人!...
宇宙各域,万族来袭。陈言路沉思起来,关于前代王朝,守卫者一脉有过记录,怎么说曾经都问鼎中原,守卫者一脉必然会有合作。...
修真界一代魔王苦历人生惨事,历尽亲人,知己,师傅,同门,情人的生死别离,修魔之路艰辛惨烈,又在冲击元婴期时突遭暗算!本以为就此西去,却不料就在倏忽间意外重生!上一世的艰险遗憾,怎能重演!上一世的悲苦情仇,怎能重现!上一世已忘了怎样微笑,这一世,却立誓在这一副灿烂的笑容下!这一世该是怎样势不可挡的霸道人生!!!...
他曾经是冷血无情的杀手经过特种训练的狂魔,他让无数境外富商政要们闻风丧胆。回归都市后,曾经的杀手邂逅各色美女,美女总裁刁蛮警花妹纯情萝莉极品校花白领丽人,一个都不会少...
开局甩了扶弟魔沈川,你必须再给六十万的彩礼,否则这个婚别想结!小川,你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弟弟娶不到媳妇吧!我家里面可就这样一个弟弟!如果他过得不好,我心里面也难受!沈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喜日子,竟然遇上了扶弟魔。这个婚,我不结了!...
传说中神秘的十级文明玉龙帝国,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解体。玉龙帝国最终的守护机甲斗士玉龙号解体,散落到宇宙中某一个角落。生活在玉龙雪山脚下的纳西青年杨玉龙,在学习东巴格巴两种文字的时候,开始接触到一些令人费解的知识。宇宙海盗的光临,让原本平静祥和的纳西星,变成人间炼狱,凭借着过人的机敏,以及一点点念力基础,杨玉龙活了下来,并且得到五级文明的救助,走出了纳西星。怀着要为家人故乡复仇的怒火,杨玉龙开始接触真正的宇宙文明,象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知识。并且靠着从东巴文中,那些令人惊讶的知识,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见识越来越宽广,在为家乡父老亲人报仇的同时,却越来越觉得祖先传下来的文字,是那样的神秘,等待他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