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0章 秉烛讲完道德经(第2页)

在老子所处时代,各国几乎都没有啥子成文而系统的法律,决断生死往往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违背道义,激起众怒,人民要求统治者予以惩处。另一种情况就是惹怒了统治者被统治者处罚。可以看出,老子是趋向于为民执法的。

“常有司杀者杀。”古时还是有专管刑罚的“司杀者”,就是司法者,如孔子做的“大司寇”。他们根据前人的做法以裁定犯人所犯罪行该如何处置。罪行轻的杖责流徒,严重的就会开刀问斩。由于没有已制定的法律可依,有些情况也存在司法者个人臆断草菅人命的事。比如孔子杀少正卯,就只凭他个人说少正卯罪大恶极而杀之,其他人根本不明白少正卯到底犯了啥罪。

不过这儿老子只提了处决犯人是该由那些“司杀者”来裁定的,统治者不应该凭自己的地位使气越位轻率处决犯人。好歹司法者有执法经验并多少有所凭据的。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就是说统治者越位处决犯人(即“代司杀者杀”),就如同代替大木匠师傅砍木料一样。外行去管内行的事,难免有不搞砸了的。

老子如此说,一方面希望统治者要爱惜自己慈爱的形象,另一方面还是希望有法可依及法制与政治独立分离。法制独立于政治之外,就能避免统治者因政治需要而草菅人命。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这章是分析造成民之难治的主要原因。指出统治者要尽量体恤人民,减轻人民负担,减少人民的徭役,自己也不要生活得太奢侈。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这句直接指出了人民生活艰难,就是因为统治者税收太重,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在老子所处时代,国家就是统治者的封地,也称为采食邑。统治者治理国家,保证社会稳定,而向所有居民征税来解决给养,这在老子看来还是自古如此的事情。

但在西周,由于各国间并没多大矛盾冲突,不存在军备竞争,各诸侯国所拥有的常规军并不多。所以整体上看,统治者维持统治所需人员并不多,这方面开支不太大;就算统治者钟鸣鼎食,天天小祭、月月中祭、年年大祭,生活得再油腻,分摊到百姓头上的赋税并不太重。所以整个西周基本上还算过得安定,社会生产力也得到较大发展,社会结构也逐渐完成了由农奴制向自耕农居多的真正封建社会的转化。

但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被狄人杀死,诸侯起兵勤王,建立东周。这下子重新封赏,军事实力强大的诸侯自然获得的利益就丰厚。所以东周列国就走上了一条靠军备竞争来争霸的道路了。各诸侯间除了沿袭以前“贵难得之货”互相斗宝的奢侈作风外,还增加了军备竞赛。这就大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在老子看来,各诸侯也尽是亲戚关系,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敌对斗争,所以强军有何必要?因此,接着这两章,老子就是在针对这些问题发话。下一章就直接明说“兵强则灭”嘛!这章则是从民生角度说的。

从其他历史文献所反映的情况看,老子注重民生的确极具先见之明。如《冯谖客孟尝君》所记冯谖为孟尝君收租市义的事,把老百姓的欠条与账本烧了,不要百姓还账了,这就减轻封地内人民多大头负担。孟尝君故作大度不好说啥,心里还是并不怎么认同这回事。但当他失势回到封地,却受到人民的欢迎。这,其实就是老子所倡导的道理。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则是说苛政扰民了。老百姓谁不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统治者为了强军,政令苛繁。打造战车兵甲、修筑城垒等等大量事务,材料要靠百姓采集,事要靠百姓做。那时不像现在有军工企业,全靠向百姓派徭役。还有随着军队数量增多,青壮年还会被迫服兵役。这些都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发展生产的能力。老百姓自然会抵触的,会想方设法逃避。最重要的是“饥寒生盗心”,为了生活,不少人会被迫做出一些违心的不法行为,社会秩序也不好了。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是说统治者奢糜享受,过度剥削,让民不聊生了。此句翻译一下就是:老百姓看淡生死,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生活享受上要求得太高了(把他们剥削得无以为生),所以他们就可能挺而走险,不惜冒死求生。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最后这句是老子奉劝统治者的话了。就是说:只有那些并不为自己人生享受而作为的人,才比那些只晓得把生活看得很重要的人贤良。这儿除了反对统治者奢侈的生活外,也有点儿影射讽刺统治者所谓的注重养生的风气。他们那些不清心寡欲的假养生,还不是追求多活些日子来更好地享受那种奢侈的生活。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此章用“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很直接地反对统治者加强军备的作法。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强军争霸,军备竞争越演越烈,给人民造成了很重的负担。对此,老子是直接持反对意见的。但老子并没有正面说这回事,而是从道家“柔弱胜刚强”的理论来说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就变僵硬了。草木生的时候是柔软脆弱的,死了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老子以这些自然现象的总结,来提出“柔弱能生,刚强则死”的理论。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那类事物,柔弱的东西才是生存着的那类事物。此即“柔弱能生,刚强则死。”!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所以,强兵黩武,肯定是败亡之道;树木坚硬缺乏柔韧,必然会断折。表面上强大的东西,其实是处于下位的。而柔弱的反而是居于上位的。

在此老子没有从正面批评统治者强兵的做法,而是用“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去劝说。还是寄希望于统治者能听进去良言。

估计老子自己也清楚,直接劝统治者不要强兵,统治者肯定听不进去。因为谁都清楚,别人都在强兵,自己不加强武备,到后头必然要挨打。

所以,老子所说不无道理,但也不尽完全正确。正常而言,在发展好了国民经济的前提下,自然是要适当发展军事实力的。也许老子也是希望先发展好经济吧!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章老子再次强调“以下而尊”的原则,不希望人类社会走上唯利是图,互相倾轧之途。希望解天道者能均其利,以全社会共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世界,均衡发展好整个社会。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系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这是借天道而言社会的互相补给与帮扶,共同发展。其言即是:上天的道就如同拉弓一样,弓玄套住了弓身,但拉弓却把弓身举高,弓玄在下。这就是老天抑制强者,让有余的克制些,而要给予不足者补偿。这完全是举点儿例子来说下强者该自抑而已,意在劝诫统治者居高而需思下。当然,老子不可能有让统治者深入老百姓搞社会调查的概念。但他一直强调的就是,作为统治者,莫把自己看高了,该让着老百姓的,哪怕对你有所损,也该那么做。何况天下有余者,你就是代表!

末日求生[全息]  大乾第一才女  李家村职业修仙学院  御兽:吾为世间唯一穹极魂师  快穿之因果仙被偏执狂忽悠  继后开始刀人  四合院:虐惨秦淮茹,决不被吸血  我靠饲养凶兽称霸末世  抽到富家千金身份,我狂撒钱  炮灰变癫公,快乐又放松  定山令  你们天赋异禀,我靠单方走上巅峰  穿越后,她携带空间成了王妃  重生后,她成了婆家的顶梁柱  三国:启动农场系统后,坐拥超强  空中楼阁  我是护宗神兽  文娱:开局遮天,一书封神  大梦幻想家  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  

热门小说推荐
我见王妃多妩媚

我见王妃多妩媚

沈云嘉明知道谢棠不是好人,但还是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了...

无敌咸鲲养成系统

无敌咸鲲养成系统

这是一本异兽流的黑暗文。圣母勿入,不化形。书友群459722730...

极品媳妇

极品媳妇

一个小小的快递员,身负巨债,却在这个纸醉金迷的都市里坚持着自己内心最初的那份执着和底线。他抛的开物质的欲望,却斩不断感情...

纸婚残情

纸婚残情

父亲说,只要她婚后能掌控厉家,便会放她去找那个喜欢的人。闺蜜说,只要她嫁给厉诤言三年,帮她守住总裁夫人的位置,她便帮她逃脱父亲的魔爪。为了这些无可奈何,却又迫不得已的理由,她甘愿被一纸婚约困住。原本以为能平安度过这三年,却不料,这场婚姻的背后还有着更大的阴谋。一纸婚牢,果真是一纸婚牢,她还能逃得出厉诤言的手掌心吗...

霸权之逆袭皇后

霸权之逆袭皇后

一个是末世异能强者,一个是心狠手辣的君王,强者相遇必有一伤??某女喂,别过来,再过来我不客气了。某君邪魅一笑呵呵,是吗?朕倒要看看你是要怎么个不客气法?本站为书迷更新霸权之逆袭皇后最新章节,查看稻谷酒香所撰科幻小说霸权之逆袭皇后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软萌娇妻野翻了

软萌娇妻野翻了

全林国的人都知道,他们林国的少奶奶,是头等得罪不起的人物!不仅夫家强,娘家更是硬!要说这偏执狂韶二爷偏偏就喜欢上了这么一个小作精!为什么作?别问,问就是顾锦依上树,韶简黎扶梯子,顾锦依拆家,韶简黎送扳手!所以啊,有些心动,一开始就是覆水难收,顾锦依,是他一生的意外。结婚前,他说顾锦依,你就委屈一下,栽在我手里,好不好?结婚后,顾锦依婚后我老公宁死不从,我可以告他吗?律师顾小姐,原则上,是可以的。顾锦依韶简黎,你被逮捕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