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的所谓形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数和字数,一是韵律。前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展的规律大体上是由少到多,单拿字数来讲,总的趋向是由四言发展到五言,由五言发展到七言。其他字数不同的诗,也是有的,但只是偶一见之而已。为什么没有向九言发展?原因说简就简,说繁就繁,这里暂且不谈。
我个人觉得,形式中韵律更为重要,其目的在给人们的听觉以美感享受。原始民族的歌唱,以及给摇篮中婴儿唱的催眠曲,可以为证。这种听觉享受是人类(还有动物?)的良能。世界所有的民族没有没有音乐的。诗当然不是音乐,但是部分可以具有音乐的功能,这就是诗歌的韵律是熔意义和乐声于一炉的。
现在,我们的白话诗,缺乏的正是这种诉之于目的比较整齐的字数和诉之于耳的音乐性。作者虽然苦心孤诣制作一些迷离模糊的意象,可是至少对我来说是&ldo;只堪自怡悦&rdo;的,不能使我感动,更谈不到什么美感享受。
我不是什么诗人,但喜欢读诗,中外诗都读过不少,至今虽已至垂暮之年,积习依然难除,快乐仍旧未减。因此才敢斗胆提出我对新诗的看法。简短截说,我认为,白话诗这样下去,前途是渺茫的。现在有人提倡新体旧诗,我看诗人们不妨试上一试。
诗韵是很重要的问题。近读澳门林佐榆教授的《无悔集》,在&ldo;自序&rdo;中,林教授引程祥徽教授的一首七律:
诗家最忌十三元
戒律无端锁艺魂
未死挺斋录鬼语
狂生季立论人言
地分南北调常异
时隔古今音不浑
濠畔群贤修禊后
中原音韵出笼樊
总的意思是说,十三元这一类中包含着许多古代能叶韵而后来不能叶的字。诗中的&ldo;季立&rdo;是明代的陈第,他论音韵时说过:&ldo;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rdo;这是非常正确的意见。这种例子,还不限于十三元,&ldo;台&rdo;和&ldo;回&rdo;,古代叶韵,现在就不叶。叶韵的目的是为了读起来铿锵悦耳,韵不叶,则达不到这个目的。所以,我们今天写新体旧诗,千万不要再胶柱鼓瑟,死死抱住旧韵不放,一定要用今天的新韵,也就是通行全国甚至世界的普通话的韵。字数和行数,则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均可,甚至还可以自创新形式,目的只在诉诸耳目,使读者能得美感享受。
《忆往述怀》第二篇:学林漫步《忆往述怀》语言与文字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其道多端。人类先有了语言,后又有了文字,而禽兽则没有,这是重要区别之一。现在国外有个别的语言学家在研究禽兽的语言,响应者不多。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先不讨论。
我们每个人,除了哑巴以外,总要经常说话。认字的人还要经常使用文字,这和阳光和空气一样,和吃饭与睡觉一样,是离不开的。
但是,有一个现象却往往为非语言学家所忽略,这就是:语言和文字,只要还活着,也就是说还被人使用,就存在不停地变化。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钟鼎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语言亦然,不必细说。为了更轻易地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内,由官方采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使文字统一和规范化,这是无可非议的,合情合理的。中外历史上都不乏先例,秦始皇的&ldo;书同文&rdo;是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我们今天汉字规范化,是经过完备的法律程序通过的,我们全国人民责无旁贷,遵守是我们的义务,是奉公守法的表现。
但是,从长期来看,比如说二三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语言和文字都必须变化,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除非你把语言和文字都搞成化石。
世界上最关心自己语言&ldo;纯洁化&rdo;的是法国。几百年来,法兰西学院不断地作出努力,保持法语的&ldo;纯洁&rdo;,然而法语,同其他语言一样,不断受到&ldo;污染&rdo;,变得不&ldo;纯洁&rdo;起来。这件事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
最近我收到一位x(我不知道他是老中青,姑以x代之)学者的来信。他是个有心人,一个有志之士,想努力保持汉语的规范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但是,他有点&ldo;食今不化&rdo;,不了解语言和文字都不会停滞不变的道理,想使我们今天的规范化字永垂不朽,变成化石。比如在今天的汉语词典上,&ldo;朦眬&rdo;和&ldo;朦胧&rdo;确实分列为两个词儿,前者的解释是&ldo;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rdo;。对后者的解释是&ldo;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rdo;。其实基本的含义就是&ldo;模糊&rdo;。如果说&ldo;朦眬&rdo;与眼有关,而&ldo;朦胧&rdo;与月色有关,那么,对一个瞎子来说,他既无&ldo;朦眬&rdo;,又无&ldo;朦胧&rdo;。如果他写文章(当然是用盲文),他应该用哪一个词儿呢?鲁迅先生的《三闲集》中有一篇文章《醉眼中的朦胧》,这确与眼睛有关,然而他却写作&ldo;朦胧&rdo;,而非&ldo;朦眬&rdo;。根据我的印象,&ldo;朦眬&rdo;这两个字,现在很少有人用,它几乎成为汉语词汇中的盲肠。这位学者硬要勉强区分,&ldo;可怜无补费精神&rdo;。
这位学者还举出了一些别的例子,限于篇幅,我就不举了。他为了勘误,&ldo;写了几百封信,连作者面也不得到(羡林按:此句措辞有问题,也应该&lso;勘一勘&rso;的)……而大量的书一印再印,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流向社会传之后代,真是贻害无穷,简直是践踏我们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使大家都当上不孝之(羡林按:应作子)孙败类。这大概不是各位弄学问的大家所心甘情愿的吧?!&rdo;这真是石破天惊之论,令我浑身震撼。然而&ldo;五千年&rdo;中,我们的语言文字变了多少次了?我们全体汉族人民,加上我们的老祖宗,岂不都成了不肖子孙败类了吗?
《忆往述怀》第二篇:学林漫步《忆往述怀》文章的题目
文章是广义的提法,细分起来,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项:论文、专著、专题报告等等。所有的这几项都必须有一个题目,有了题目,才能下笔作文章,否则文章是无从写起的。
题目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不出两端,一个是别人出,一个是自己选。
过去一千多年的考试,我们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的作文,都是老师或其他什么人出题目,应试者或者学生来写文章。封建社会的考试是代圣人立言,万万不能离题的,否则不但中不了秀才、举人或进士,严重的还有杀头的危险。至于学术研究,有的题目由国家领导部门出题目,你根据题目写成研究报告。也有的部门制订科研规划,规划上列出一些题目,供选者参考。一般说来,选择的自由不大。50年代,我也曾参加过制订社会科学规划的工作,开了不知多少会,用了不知多少纸张,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规划终于制订出来了。但是,后来就没有多少人过问,仿佛是&ldo;为规划而规划&rdo;。
牛棚杂忆 石破天惊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指间砂(听雪楼系列)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留德十年 痛并快乐着 大唐西域记 学问人生 SARS危机 北方城郭 幸福了吗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羽·苍穹之烬 另一种回忆录 镜·神寂 忘川(听雪楼系列) 白说 羽·青空之蓝 英雄时代
自从搬到小姨家,每晚我都艳福不浅...
...
我的老妈是土豪作者张策江一楠我的老妈是土豪txt下载读大学的张策有个老婆,但是因为穷,被老婆嫌弃,直到有一天老妈的电话打过来,儿子,我给你打了五百万...
百鬼夜行由作者巫九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百鬼夜行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独家暖婚顾少,请低调七年前,安七离开了顾南风,从此消失在他的生命中。七年后,新婚一年的丈夫出轨,闺蜜爬床,他来到了她面前。面对重重误会,她终于隐忍不住,既然不爱那就放我离开。直到她再次离开,他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错了。风言风语嘲笑他捡破鞋,他不在乎,这一次没有谁能阻止他追回她。...
大背景是次元异世界,武侠兼仙侠的世界,主线是正道七大派以及魔界的明争暗斗,八大派分别为雨霖宫主修医者天道宗主修暗杀者赤阳旗主修军爷空蚕陵主修毒兼修奶千鹤阁主修道士托月庵主修佛无影剑派主修剑士,正魔两道本来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