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总起来说,我的人生观是顺其自然,有点接近道家。我生平信奉陶渊明的四句诗:&ldo;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rdo;在这里一个关键的字是&ldo;应&rdo;。谁来决定&ldo;应&rdo;&ldo;不应&rdo;呢?一个人自己,除了自杀以外,是无权决定的。因此,我觉得,对个人的生死大事不必过分考虑。
我最近又发明了一个公式:无论什么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也不管是处在什么年龄阶段,同阎王爷都是等距离的。中国有两句俗话:&ldo;阎王叫你三更死,不能留人到五更。&rdo;这都说明,人们对自己的生死大事是没有多少主动权的。但是,只要活着,就要活得像个人样子。尽量多干一些好事,千万不要去干坏事。
人们对自己的生命也并不是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的。人们不都在争取长寿吗?在林林总总的民族之林中,中国人是最注重长寿,甚至长生的。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创造了很多长寿甚至长生的故事。什么&ldo;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rdo;这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一些历史上的皇帝,甚至英明之主,为了争取长生,&ldo;为药所误&rdo;。唐太宗就是一个好例子。
中国古代文人对追求长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苏东坡词:&ldo;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rdo;在这里出现&ldo;再少&rdo;这个词儿。肉体上的再少,是不可能的。时间不能倒转的。我的理解是,如果老年人能做出像少年的工作,这就算是&ldo;再少&rdo;了。
我现在算不算是&ldo;再少&rdo;,我自己不敢说。反正我从来不敢懈怠,从来不倚老卖老。我现在既向后看,回忆过去的九十年;也向前看,看到的不是八宝山,而是活过一百岁。眼前就有我的好榜样。上海的巴金,长我七岁;北京的臧克家,长我六岁,都仍然健在。他们的健在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也给了我灵感。我想同他们竞赛,我们都会活到一百多岁的。
九三述怀(2)
但是,我并不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着不是我的目的,而是我的手段。前辈学人陈翰笙先生,当他一百岁时人们为他在人民大会堂祝寿的时候,他眼睛已经失明多年,身体也不见得怎么好。可是,请他讲话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是:&ldo;我要工作。&rdo;全堂为之振奋不已。
我觉得,中国人民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成就了许多美德,其中一条是&ldo;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do;(出自《三国志&iddot;蜀志&iddot;诸葛亮传》)这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一个方面。在几千年的历史上起着作用,至今不衰。
在历史上,我们的先人对人生还有一些细致入微而又切中要害的感悟。我举一个例子。多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话: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根据我们每一个人的亲身体会,这两句话是完全没有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尽管有不少令人愉快的如意的事情,但也不乏不愉快不如意的事情。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这个平凡的真理也不是最近才发现的。宋代的伟大词人辛稼轩就曾写道:&ldo;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rdo;这颇能道出古今人人心中都会有的想法。我们老年人对此更应该加强警惕。因为不如意事有的是人招惹出来的。老年人,由于生理的制约,手和脑都会不太灵光,招惹不如意事的机会会更多一些。我原来的原则是随遇而安,近来我又提高了一步: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境界显然提高了一步。
写到这里,我想写一个看来与我的主题无关而实极有关的问题:中西高级知识分子比较研究。所谓高级知识分子,无非是教授、研究员、著名的艺术家‐‐画家、音乐家、歌唱家、演员等等。这个题目,在过去似乎还没有人研究过。我个人经过比较长期的思考,觉得其间当然有共性,都是知识分子嘛;但是区别也极大。简短截说,西方高级知识分子大多数是自了汉,就是只管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的事情,有点像过去中国老农那一种&ldo;老婆、孩子、热炕头,外加二亩地、一头牛&rdo;的样子。只要不发生战争,他们的工资没有问题,可以安心治学,因此成果显著地比我们多。他们也不像我们几乎天天开会,天天在运动中。我们的高知继承了中国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士)的传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最恨知识分子这种毛病。他们希望士们都能夹起尾巴做人。知识分子偏不听话,于是在中国历史上,所谓&ldo;文字狱&rdo;这种玩意儿就特别多。很多皇帝都搞文字狱。到了清朝,又加上了个民族问题。于是文字狱更特别多。
最后,我还必须谈一谈服老与不服老的辩证关系。所谓服老,就是,一个老人必须承认客观现实。自己老了,就要老实承认。过去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做不到了,就不要勉强去做。但是,如果完完全全让老给吓住,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无异于坐而待毙,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能量是颇为可观的。真正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就能产生一种不服老的力量。正确处理服老与不服老的关系并不容易。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点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但是,这个物是什么,我却说不清楚。领悟之妙,在于一心。普天下善男信女们会想出办法的。
我已经写了不少。为什么写这样多呢?因为我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将来老年人会越来越多。我现在把自己的一点经历写了出来,供老人们参考。
千言万语,不过是一句话:我们老年人不要一下子躺在老字上,无所事事,我们的活动天地还是够大的。
有道是:
走过独木桥,
跳过火焰山。
豪情依然在,
含笑颂九三!
2003年8月18日于301医院
狗年元旦抒怀
鸡年退位,狗年登场。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第一句话是没有错的。天和人确实都增了寿。
寿,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吉祥的词儿。有什么人不喜欢增寿呢?过去,我也是这个意见。但是,宛如电光石火一般,九十五岁之年倏然而至。现在再听到增寿这样的词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现在已是百岁老人,离开生命的极限,还有多长多远,我自己实在说不清楚,反正是不会太远了。现在再说增寿一年,就等于说,向生命的极限走近了一年,这个道理不是一清二楚吗?
然而,我并不悲观。有寿可增,总是好事,我现在最感到幸福、感到兴奋的是,我有幸活在当前的中国。自从五十多年前所谓解放以来,第一阵兴奋波一过,立即陷入苦恼和灾难中,什么事情都要搞运动。什么叫运动呢?就是让一部分人(老知识分子除外)为所欲为,丢掉法律和道德,强凌弱,众暴寡。对于这种情况,我不是空口说白话,我有现身的经历。因此,全国人民对今天的中国都感到幸福,而我这个过来人更特别感到幸福。国家领导人从来不搞大轰大嗡,而是不声不响地为全国人民做实际需要的工作,全国人民如处春风化雨中。
英雄时代 牛棚杂忆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另一种回忆录 白说 北方城郭 镜·神寂 幸福了吗 学问人生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羽·青空之蓝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大唐西域记 留德十年 SARS危机 痛并快乐着 季羡林谈人生 石破天惊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布凡,一个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他本可以和他的初恋柳清雅相爱一生,白头偕老的。虽然没有名车豪宅,但他们却能享受生活。他们的高中同学余希为了得到柳清雅,曾科为了超越布凡,共同设计了一场针对布凡的袭击。布凡在袭击中受了重伤,奄奄一息。就在这危急关头,主人翁前不久一次偶然机会认识的杨先生拯救了他。在昏迷了一周后,主人公布凡终于苏醒了。苏醒后的布凡一方面感谢杨先生的救命之恩,一方面急着想回家。可是,杨先生的一席话却让归心似箭的布凡忘记了回家,忘记了家人,忘记了柳清雅。他决定留在杨先生的身边杨先生到底对布凡说了什么?杨先生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柳清雅会回到布凡的身边吗?布凡将还会遇到怎样的女人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主人公布凡揭开这些谜底吧。去见证主人公在一次次斗争中逐步走入辉煌,成为所谓的商业巨子,政坛巨头,军界巨擘吧!新书校园传奇公子...
朱雀中学校规第一条,禁止师生恋!第二条,禁止师生恋!第三条,禁止师生恋!—我坚定不移的认为穿白色半透明衬衣,里面的黑色Bra若隐若现的学生妹子才是最性感的女神!...
小三新书阴阳冕已经注册将会在本周日,斗罗大陆结束的同时开始上传更新,麻烦大家先收藏推荐一下,谢谢。阴阳冕书号1436015下面的直通车也可以直接点过去。小三出品,必属精品,全新设定,酬谢书友本站为书迷更新狂神最新章节,查看唐家三少所撰玄幻狂神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圣的体质,魔的神通。 童年的阴影让他对修炼产生了极度的厌恶,他成了纨绔的象征。 偶然的际遇,让他将体内的神奇被激发了出来。 于是,命运的趋势,他被逼走上了修炼之路,从此,密境孽兽犬种宗门 聚灵灵丹灵婴灵神雷炼虚仙 当他的境界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候,新的秘密摆在了他的面前。 碎裂的仙界,失落的仙界,遗弃或者遗忘的大陆,或者 他的真身到底是谁? 他的出现到底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他...
如来佛祖降下御旨,让唐僧下凡尘历练,于是,唐僧开始了他奉旨泡妞的都市历程。戒,那是一定要破滴,而且还要破的精彩!我装逼?没事,雷公电母罩着呢你装逼?小心被雷劈,不被雷劈被我劈!你牛?好,我来召唤孙悟空,你来跟孙悟空比比谁厉害?quot...
朴启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想要搞垮的对家,竟然想睡自己?还有没有一点职业道德了!!!风池表示自己不仅没有职业道德,还没有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