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人总希望活下去,生与死是相对的。
印度梵文中的&ldo;死&rdo;字,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变化形式同被动态一样。这说明印度古代的语法学家,精通人情心态。死几乎都是被动的,一个人除非被逼至绝境,他是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生命的。
我向无大志,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对亲人,对朋友,总是怀有真挚的感情,我从来没有故意伤害过别人。但是,在那段浩劫的岁月里,我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那时,任何一个戴红箍的学生和教员,都可以随意对我进行辱骂和殴打,我这样一位手无搏击之力的老人,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种皮肉上的痛苦给心灵上带来的摧残是终生难忘的。
我的性命本该在那场浩劫中结束,在比一根头发丝还细的偶然中我没有像老舍先生那样走上绝路,我侥幸活了下来,我被分配淘厕所,看门房,守电话,我像个患了&ldo;麻风&rdo;病的人,很少人能有勇气同我交谈,我听从任何人的训斥或调遣,只能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我活下来,一种悔愧耻辱之感在咬我的心。
我活下来,一种求生本能之意在唤我的心。
我扪心自问:我是个有教养、有尊严、有点学问、有点良知的人,我能忍辱负重地活下来,根本缘由在于我的思想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的信念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不情愿那样苟且偷生,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那段时期,那个环境,那种心态下译完的。
我活下来,寻找并实现着我的生命价值……
几十年过去了,回忆往昔岁月,依旧历历在目。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老知识分子生经忧患,在过去几十年的所谓政治运动中,被戴上许多离奇荒诞匪夷所思的帽子。磕磕碰碰,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在风雨中经受了磨炼,抱着一种更宽厚、更仁爱的心胸看待生活,他们更愿讲真话。
敢讲真话是需要极大的勇气,有时甚至需要极硬的&ldo;骨气&rdo;。历史上,因为讲真话而受迫害,遭厄运的人数还少吗?
我们北大的老校长马寅初先生,在1957年曾发表过著名的《新人口论》,他讲了真话。但到了1959年,这个纯粹学术探讨的问题,竟变成了全国性的政治讨伐。面对数百人的批判,老马拼上一身老骨头,迎接挑战。他曾著文声明:&ldo;这个挑战是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而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rdo;马老很快遭了厄运。但他的精神,他的&ldo;骨气&rdo;,为世人所钦仰、所颂扬,因为他敢于维护自己的信念,敢于坚持真话。他成为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我国著名老作家巴金先生,对三十年前那场浩劫所造成的灾难,认真地反思,他在晚年,以老迈龙钟之身,花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呕心沥血地写成了一部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这部书的永恒价值,就在于巴老敢于在书里写真话。
当然,只写真话,并不一定都是好文章,好文章应有淳美的文采和深邃的思想。真情实感只有融入艺术性中,才能成为好文章,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我所欣赏的文章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有节奏性,有韵律感的文章。我不喜欢浮滑率意,平板呆滞的文章。
现在,善待知识分子已成为我们的国策,我希望中国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不要再经受我们老辈人所经受的那种磨难,他们应该生活在一种更人道的环境里。当然,社会是发展的,他们会在新的环境里,遇到更激烈的竞争。但这是一种智力上的公平竞争,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高尚的、文明的竞争。它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有志于使中华民族强盛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这就是我,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我在写这篇序文时,窗外暗夜正在向前流动着,不知不觉中,暗夜已逝,旭日东升。朝阳从窗外流入我的书房。我静坐沉思,时而举目凝望,窗外的树木枝叶繁茂,那青翠昂然的浓绿扑人眉宇,它给我心中增添了鲜活的力量。
《忆往述怀》第一篇:阅尽沧桑《忆往述怀》我们面对的现实
我们面对的现实,多种多样,很难一一列举。现在我只谈两个:第一,生活的现实;第二,学术研究的现实。
《忆往述怀》第一篇:阅尽沧桑《忆往述怀》生活的现实
一
生活,人人都有生活,它几乎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概念。在家中,天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人都必须有的。这且不表。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在话下。在社会上,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当官的,要为人民服务,当然也盼指日高升。大款们另有一番风光,炒股票、玩期货,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腰缠十万贯,&ldo;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rdo;。当然,一旦破了产,跳楼自杀,有时也在所难免。我辈书生,青灯黄卷,兀兀穷年,有时还得爬点格子,以济工资之穷。至于引车卖浆者流,只有拼命干活,才得糊口。
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活。我们必须黾勉从事,过好这个日子(生活),自不待言。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思虑再深化一点,想一想全人类的生活,你感觉到危险性了没有?也许有人感到,我们这个小小寰球并不安全。有时会有地震,有时会有天灾,刀兵水火,疾病灾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驾临你的头上,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对策只有一个:顺其自然,尽上人事。
如果再把眼光放得更远,让思虑钻得更深,则眼前到处是看不见的陷阱。我自己也曾幼稚过一阵。我读东坡《(前)赤壁赋》:&ldo;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rdo;我深信苏子讲的句句是真理。然而,到了今天,江上之风还清吗?山间之月还明吗?谁都知道,由于大气的污染,风早已不清,月早已不明了。与此有联系的还有生态平衡的破坏,动植物品种的灭绝,新疾病的不断出现,人口的爆炸,臭氧层出了洞,自然资源‐‐其中包括水‐‐的枯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人类实际上已经到了&ldo;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rdo;的地步。令人吃惊的是,虽然有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并没有提高到与人类生存前途挂钩的水平,仍然只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还有人幻想用西方的&ldo;科学&rdo;来解救这一场危机。我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这一场灾难主要就是西方&ldo;征服自然&rdo;的&ldo;科学&rdo;造成的。西方科学优秀之处,必须继承;但是必须从根本上,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以东方的&ldo;民胞物与&rdo;的&ldo;天人合一&rdo;的思想济西方&ldo;科学&rdo;之穷。人类前途,庶几有望。
石破天惊 指间砂(听雪楼系列)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羽·青空之蓝 痛并快乐着 大唐西域记 羽·苍穹之烬 北方城郭 白说 学问人生 另一种回忆录 镜·神寂 忘川(听雪楼系列)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英雄时代 SARS危机 幸福了吗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牛棚杂忆 留德十年
这部小说是以我的真实人生经历为题材,概括的叙述了我从青春花季的少女,经历人到中年的婚姻危机,半生的奋斗却变成了三无女人无钱无房无业,迫不得已离开家乡只身闯荡一线大都市,成了中年打工的职业保姆,最后在五十岁的时候回归故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前半生,只不过我没那么好命,没有一个白马王子一样的男人戏剧性的出手搭救,只能学习落在井里的驴子,一步步踩着垃圾吃着垃圾逃出生天!路过繁华,坐看风起云涌,历经沧...
我有一个深爱我的男友,可是转眼之间,他又深爱上其他人。悲伤之时,我又被老板下药送到了陌生男人的床上。男人有钱有势,人人都对他毕恭毕敬。我满心愤怒!你想吃干抹净就走?没门!任何女人都入不了你的眼?我偏偏要让你爱我宠我一人!...
一个在山上学医学武的富二代,在得知父亲病重后,决定下山,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一场都市狂澜开始卷起...
一朝穿越,21世纪人人追捧的风水玄学大师,成了古代受尽欺辱的破落户。极品环绕不说,还穷得叮当响。她双手叉腰,这都不是事看相占卜驱鬼化煞趋吉避凶寻龙点穴,官富豪捧着大把大把银子,只为求她一卦!!!只是这个面冠如玉的男子为何一直盯着她?颜婉兮忍无可忍你不要总是跟着我!男子笑道这路是大家的,为何你走得,我便走不得?颜婉兮真是厚脸皮!...
周睿纪清芸免费阅读书名叫赘婿的天书人生免费阅读,赘婿的天书人生小说主角周睿纪清芸,小说赘婿的天书人生全文简介周睿纪清芸,从小寄人篱下,长大后做了几年的上门女婿,周睿可以说是被人嘲讽的典型代表。岳父岳母看不起他,妻子对他失去了期盼的耐性,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每个月八百块的破书店。这一切,直到某天他突然感觉自己好像丧失了某段记忆,然后获得一本可以心想事成的古书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兼职赚钱却被车撞,林天本以为自己悲催的人生走到了尾声谁知道不仅没死,还获得了透视能力和逆天医术这下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