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国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也发生过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只有勤劳节俭的美德传承一直持续了上千年之久。米云比较偏爱传统文化,与现在的社会可能有点格格不入,也许是从小到大的教育如此,出生在中国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那时候物质匮乏,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主要受母亲家族的影响,母亲一家人全部都比较节俭,除了外婆不在节俭之列,可能外婆的大方多于节俭看不出来。
米云印象中母亲一家十几口人比较节俭,算上外公的五兄弟开枝散叶的话就是百口大家,整个家族都有节俭之风,可能是时代局限性,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也有可能从古至今,勤劳节俭就是家风流传至今。由于前文提及到过多次,尽量不重复前文内容,只分享没有提及过的回忆。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春秋左传》中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记载。
大意是说: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早在3000年前成书的《周易》中则说:“甘节,吉”。意思是说,甘于节俭,乐于俭朴,美好;“不节,则嗟。”意思说,不能节俭,结果必定招致祸患,落到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地步。
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各个历史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封建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无不以勤俭为做人的美德、持家的要诀、治国的法宝,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
米云只分享几个家庭回忆,重点科普古今故事,其他的家庭回忆以后有机会慢慢穿插,不像集中回忆,太过真实的回忆有点敏感。
米云分享的就是高中阶段的一件事,也有可能是初中,已经记不清了,已经有二十年左右了,有一次米云和外公坐公交大巴车进县城,全程大概两小时左右的车程,就是现在各乡镇的路修好了也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当时坐车的人只有米云和外公两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外公可能是吃酒席或者本身就在村里小住,下车后我们的落脚点是小姨家,当时是在汽车东站下车,离目的地大概七八里路,打的大概是三元左右,坐公交一元左右,当时还不能直达小姨家门口,米云和外公下车,米云当时是想坐公交车或者打个摩的慢慢游去的,毕竟那是外公已经是70多岁高龄,那时候还没有老年痴呆,米云的外公是解放前的初中学历,比一般当时建国的将军学历都高。
米云外公主要为了养家糊口,才没有选择高升,只是平淡了当了三十年村支书,卸任村支书后又当了乡镇十几年的各个单位支书,当时还是在编的支书,光学历就能足够高升,村支书离任后都还能最后高升十几年。外公下车后主动在前面带路,米云也不好说什么就只能跟在后面走,边走边聊,肯定少不了一番教育,米云只记得当时外公不是和米云一样轻装徒步,外公肩上还挑了一担行李,用锄头当扁担挑的东西,当时可能就是为了带锄头进城,外公当时身体还好,虽然七十多岁了,还是健步如飞,米云在后面小跑跟进。米云只能推测发生在米云上初二和高二阶段的时候发生的事。
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米云的爷爷也是如此,听父亲说过,米云的爷爷经常步行几百里来回湖南和湖北两地的县城,一走就是几个月,解放前的剃头匠,就靠剃头的手艺,赚了几栋房子和几百亩土地,好在最后都在解放前赌博输光了土地,解放后还是评了个中农成分。米云父亲说,父亲三兄弟都会老式剃头,米云小时候就体验过,但从不认可剃的发型。长大以后就不愿再让其剪头发了。今天也是父亲节,就随便说几句,愿所有父母长辈都健康长寿。
回到勤劳节俭的主题,现在所理解的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合理消费,正确理财。
勤劳和节俭是相互联系的。勤劳是源泉,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节俭是节流,节约社会财富,以利积累财富、再生产和合理消费。如果只勤劳不节俭,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勤劳,就没有财富的创造;没有节俭,就没有财富聚积,两者有机统一,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戒子篇>,高考的名言警句都可能会考。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于《尚书·大禹漠》,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于《左传》,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出自李商隐《咏史》,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于《朱子治家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出自于《朱子治家格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是耳熟能详的诗句,小学课本都有专门一课。古人对勤劳节俭留下的名言警句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引用了。
最后看几个古今经典勤劳节俭故事:
第一个典故:陶侃爱惜物力
陶侃是东晋的名臣,他曾担任侍中、太尉、大将军等握有政务及军事权力的高官。虽身居高位、重权在握,但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因此对于不珍惜资源的人,很不以为然。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就问他稻穗那里来的,那人回答是随手采的。陶侃听了之后很生气,当场训斥道:“你不但自己不种庄稼,还要糟蹋别人的粮食。”那人被责备后,顿时不知所措。
任荆州刺史期间,有一回地方上造船,他叫人把造船剩下的竹竿和木屑收藏起来。大家对于陶侃此举都议论纷纷,不明白他保存这些废物有什么用?到了冬天下起大雪,路面又湿又滑,很不好走,陶侃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有效地解决了人车通行的问题。
后来国家发生战争,要造战船,可是没有足够的钉子可用。陶侃拿出收藏的竹竿,劈成竹钉,解决了造船的困难;陶侃去世后,东晋大将桓温要伐蜀,发现缺少装船用的竹钉,于是陶侃生前保存的竹头又派上了用场。
至此,人们才明白陶侃爱惜物力的用心。在他的节俭的影响下,荆州地区的人民都养成了勤俭的风尚,从而使农业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也算米云的半个家乡。
典故二:苏东坡节俭自律
苏东坡是宋代着名的文学家,他的名字叫苏轼,号东坡。他曾做过宋哲宗的侍读。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讲述皇帝成功治理天下必须注意的六件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件是:讲节俭,简约朴素,不伤民财。
有一次宋神宗要大办元宵节,购买“浙灯”四千盏。苏东坡反对这样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就大胆写了《谏买浙灯状》。神宗认为他的意见是对的,决定不再购买“浙灯”。
苏东坡21岁中进士,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学历,做了40年官,有得意之时,也有被贬的不幸遭遇。不管是处于逆境还是顺境,他都节俭自律,极力反对奢侈。他认为奢侈腐化、大吃大喝不仅有害风气,也有害身体。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他写道:“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约,亦是惜福延寿之道。”意思是说,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注意节约,对身体和事业都有好处。
他曾经被贬官降职来到偏远地区时,由于俸禄工资大大减少,生活出现困难。为了度过困境,他将大大降低了的薪俸,精打细算,计划开支。这个办法是:
将收入分为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又分成30小份,每日用一小份。他把分好的这些钱装在口袋里挂在房梁上,以后每日清晨取下一包。取下这包钱,再计划一下,先买急需的,能省就省。一日下来,决不超支。每日剩下的钱,他又装入另备的一只竹筒里,以备紧急事件时再用。
就这样,由于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再运用精打细算的理财方法,确保自己的每一分钱都能正确使用,度过了困难的时候。
当他顺利时,身居高官也不忘节约俭朴。他给自己规定:每顿饭只能是一饭一菜。若来了客人,也只许加两个菜。如果亲朋请他去作客,他也事先告知对方,不要铺张,不然他就拒绝入席。
一次,他的一位好友从远地来,多年不见,分外亲热。好友请他去叙旧,苏东坡推辞不过,再三叮嘱他按老规矩,不可铺张。友人连连答应。
第二天,苏东坡按约赴宴。当他来到友人家中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友人觉得多年不见,今日宴请苏东坡,理应丰盛一些,而在苏东坡看来,却是过于奢华排场了。
苏东坡皱皱眉头,说:有约在先,怎么还这样铺张。友人一再解释说:按我原意,比这还要丰盛,已经按兄长之意减去了一半。
怀了顾爷的崽后她奶凶奶狂 快穿美人她茶柔娇 吃妖记 身为雄虫的我在直播做美食 如果遇到一个坏姐姐 好运来,捡到一枚美女总裁 逍遥江湖传 穿越遇天灾拐个猎户去逃荒 谁让这小子契约双胞胎校花的? 昭德皇后成长史 空间小渔娘:赶海捞鱼暴富了 抱一丝,我和系统从来不受气 惊!普女竟是万人迷女主 我在古代fire成功 黑莲花庶女破案手札 我被迫下凡重修炼历红尘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三国之再兴汉室 代嫁王妃修仙记 被变态男主缠上,我认命了
顾少霆程佳恩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叫一撩顾少误终身,一撩顾少误终身作者是玖玖,一撩顾少误终身主要讲述了程佳恩这是第七次相亲了,她一直防备着,没想到还是被陷害了。她好愤怒,她想报复,于是她找上了顾少霆,这个名义上的姐夫。...
...
一口冰剑,一柄炎刀,一个屹立绝巅的不朽神皇传说!乱世狂刀,热血新作御天神帝,2015年4月2日八点十八分,正式起航,欢迎大家关注!...
地球在退化由作者死神钓者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地球在退化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第四届咪咕杯铜奖作品,宋穿历史小说中的精品之作,引人入胜,值得细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