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实话,这些天来,我是多少有些感受到了道教所谓的“无为之心”的。他们的“无为”,更趋向于真正的不想作为。隐世修行,大有置身世外,独善其身的架子。而老子的“无为”,却是不贪功、不妄为。从张道陵《老子想尔注》及吕洞宾《太乙金华宗旨》中皆可看出,道教的“无为”确实是变了点儿味的“无为”。如果说庄子是因为看透了统治者的无可救药而选择了遁世逍遥,颇有些愤世疾俗的归隐。那么,道教则是把老子的“致虚极,守虚静”与浅表意义上的“无为”给联系起来,有些断章取义地乱嫁接组合成了追求自身的“清静无为”去了。二者虽有些接近,却也有本质区别的。更何消说老子“舍小我而顾天下”的精神,到他们这儿就成了“去天下而只顾自我修炼”去了!大家说,如此的差异,让我如何好与清风辩驳?何况,他们那种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清静无为”,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至少可使自己不被欲望所驱使嘛。因此,也没必要去否定与校正。但我是因此知道清风不是那么容易真正得悟大道的了。
虽然如此,清风还是对《道德经》保持着挺浓厚的兴趣的。由于今天早天亮了一个时辰,所以看着时日尚早,他就又继续催我:“小颜啊!话虽如此,但我还是想把老子这《道德经》都弄清楚!你继续跟我说说!”
对此我自然没有拒绝。我也没觉得非要清风也真正得悟大道。何况我连我自己是否有无坚信“大道”的必要都没有想过,也还懵懂得很。我只是还想让清风也能明白老子所说的道理,并能“帮忙”传播开去而已。我自个呢,通过与他讲解《道德经》,也许也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我还想着要继续打通“生死玄关”,真正搞明白我存在于世间的意义,也省得有时犯浑起来狂乱而痛苦不堪!
于是,我就继续讲解下去: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此章老子紧随着上一章所述的大道不行才造成的智治、仁治等皆无奈之举进一步地指出如何接近大道地行政。那就是首先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是说真正高明的统治,绝对不会靠所谓的政治智慧来取得政令的贯彻执行的,而是最简单的谁都认为该那么干自然而然就那么去做。这样,民众就会获得很大的利益。说的还是行大道无为而治的精神旨要。
但此句也点出了一个端倪,就是循大道无为而治的根本出发点是“发展民利”!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说的所谓仁政,倡导仁义,想恢复天下孝慈忠心却不可得。而真正的仁政,是依大道行政,根本不沾义与不义之边,因为本来就该那样做,就说不上任何偏袒照顾,故而说不上义与不义。那么样执政,老百姓自然就会各归其位、各取所需而互相关联合作(没利益冲突),就自然恢复孝慈了。老子说这点也有可能暗指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因为行圣人之治,天下太平,互不侵犯利益,各诸侯也自然会自觉恢复共拥周王室。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说的是最聪明的执政,不要宣扬及推崇如何获利(即前面所说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物”,一切以满足实际生活所需为目的,有用则佳、不论贵贱)。其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老子挺朴实,按照的是原始的吃饱穿暖即可。一切可见的“利”不过是社会分配不公或统治者利益彰显的镜像影响社会人心造成的现象而已。比如老子主张的“不尚贤”就因为若尚贤,其必一有权势就能获得比较丰厚的收益从而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就引起社会人心都向往着去当官掌权。)。既无利可现,盗贼也就无物可盗(或盗之无益)。所以自然就没盗贼了。
老子倡导的社会价值观虽然很低级,但其方向上的指导意义却很大。简单地说,他那价值观可以改造的,可以按社会发展状况与时俱进的。因为毕竟除了物质生活外还有文化生活(老子可能不存在啥子文化生活所需的概念,他觉得那不过人们茶余饭后自然该各自找的乐子而已,也就是他在后面所说的小国寡民中,老百姓“乐其俗”罢了!),可以合并起来考虑,这需要统治者适当组织运作。不过,对中国人而言,文化生活又有挺尴尬的两面性。一方面是自远古中国统治者即把文娱活动当成教化手段使用,另一方面民间的确又自发地组织发展着调剂生活的民间文体活动。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仅宣扬其“雅乐”而抵制一些俗文化(把它们称之为“靡靡之音”冠以“亡国之音”之名。当然,或许指按当时价值观念的确挺不健康那种)的。孔孟“与民同乐”其实就是那种教化方面为主的东西。
老子呢只认自然而然站得住脚那些。他只说:人民的需要就是该做的!所以,他在第八十章中也还是说了要让老百姓“安其居,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的嘛。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是说仅靠“智”“义”“利”这三样治理社会(即“文”之意。“文”通“纹”,就是治理。)是不够的。此句显然是反复强调,指明行圣人之道,循道治国才是最根本的。光靠耍“政治智慧”、倡导仁义、以利诱民驱民,是远远达不到天下大治的!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正确翻译过来应该是:所以要使(天下人心)有所归于根本属性,都朴素实在,少有私心和贪念,抛弃那些礼法浮文及投机取巧之谋略的学习(如鬼谷子那套心机之术)这才可以使天下无忧!从此句也可以看出老子极其注重根本,把越天真的看作越根本的东西,越根本的就是越接近于道的!这在后面的章节中还显示得很多。
有人说“绝学无忧”是指愚民政策,不让人民学习,从而就不会担忧百姓难以统治了。其实这有点儿曲解老子之意。老子的“绝学无忧”是指不去学习耍心机谋利益。诚然,老子反对圣智礼法(繁文缛节)谋略之类的研习,有一定局限性,但他是希望民心更纯朴而非算计、直率而非注重浮礼,并不是想以偏概全地否定一切学习,比如对于能促进生产能力的技术类学习总不会反对吧?因为那是使民能“强其筋骨”的!
可见,此章老子虽承接前面内容强调执政要行大道,但更落到实处了。即倡导恢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社会价值观和风气,而潜在地反对以利驱使误导民众。”
清风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想我道教就是希望人人修炼,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崇尚朴素生活的。天下纷争,皆为获利而背道而行也!就如那些邪魔外道,老是久不久地又挑起事端,无非不过是为了主宰这个世界,为所欲为罢了!想来当初的自然界,政权纷争也的确厉害,常弄得人们水深火热的吧!”
对现实世界的了解,我算是“过来人”了,何止政权纷争而已!于是,我点头说道:“连老子自己也哀叹自己的金玉良言无人能听进去呢!”
对此,清风倒有些自己的见解。他说道:“使民不见利,倒真难做到!就算我们这清虚界,也有那么多人不修炼的。他们不像我们道士,对生活物资还是看得重些。但他们也很少有争端的,都知道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还互助合作,并不争抢。这或许就是因为他们比较质朴的原因吧!或许,天下争端还真是那些统治者给弄出来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贪婪!”我说道,“统治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就去豢养走狗帮凶,就会给这些人高于老百姓的社会地位,所以就造成了社会阶层分化。而这种分化,势必就有了利益上的争端,就埋下了天下纷乱的祸根!”
清风点头说道:“如此倒是必然了!我们清虚界,本道祖为演化道法所设。怪说他老人家怎么就不设统治者嘛!”
对此,我也甚感好奇。不过呢,哪怕此界时光流转很快,但社会发展似乎又极其缓慢。人们的生产力低下,生活得虽然朴实,但并不富裕。
但是,这种情况自我穿越到了此界,并读懂了《道德经》,就在开始悄悄变化了,只是我们都还没有察觉到而已!一场前所未有的,简直说是闹得天翻地覆的争斗与革命正在酝酿之中。一个关于天选之子的传言已经在慢慢地散布开来!
三国:启动农场系统后,坐拥超强 李家村职业修仙学院 抽到富家千金身份,我狂撒钱 你们天赋异禀,我靠单方走上巅峰 重生后,她成了婆家的顶梁柱 御兽:吾为世间唯一穹极魂师 我靠饲养凶兽称霸末世 大梦幻想家 穿越后,她携带空间成了王妃 空中楼阁 大乾第一才女 继后开始刀人 末日求生[全息] 炮灰变癫公,快乐又放松 定山令 四合院:虐惨秦淮茹,决不被吸血 文娱:开局遮天,一书封神 我是护宗神兽 快穿之因果仙被偏执狂忽悠 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
沈云嘉明知道谢棠不是好人,但还是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了...
这是一本异兽流的黑暗文。圣母勿入,不化形。书友群459722730...
一个小小的快递员,身负巨债,却在这个纸醉金迷的都市里坚持着自己内心最初的那份执着和底线。他抛的开物质的欲望,却斩不断感情...
父亲说,只要她婚后能掌控厉家,便会放她去找那个喜欢的人。闺蜜说,只要她嫁给厉诤言三年,帮她守住总裁夫人的位置,她便帮她逃脱父亲的魔爪。为了这些无可奈何,却又迫不得已的理由,她甘愿被一纸婚约困住。原本以为能平安度过这三年,却不料,这场婚姻的背后还有着更大的阴谋。一纸婚牢,果真是一纸婚牢,她还能逃得出厉诤言的手掌心吗...
一个是末世异能强者,一个是心狠手辣的君王,强者相遇必有一伤??某女喂,别过来,再过来我不客气了。某君邪魅一笑呵呵,是吗?朕倒要看看你是要怎么个不客气法?本站为书迷更新霸权之逆袭皇后最新章节,查看稻谷酒香所撰科幻小说霸权之逆袭皇后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全林国的人都知道,他们林国的少奶奶,是头等得罪不起的人物!不仅夫家强,娘家更是硬!要说这偏执狂韶二爷偏偏就喜欢上了这么一个小作精!为什么作?别问,问就是顾锦依上树,韶简黎扶梯子,顾锦依拆家,韶简黎送扳手!所以啊,有些心动,一开始就是覆水难收,顾锦依,是他一生的意外。结婚前,他说顾锦依,你就委屈一下,栽在我手里,好不好?结婚后,顾锦依婚后我老公宁死不从,我可以告他吗?律师顾小姐,原则上,是可以的。顾锦依韶简黎,你被逮捕了!...